要让柴窑“落户”陕西,五代耀州窑是柴窑的观点必须令世人信服。该观点能否走出陕西?
要走出陕西省,首先一关是要走出潼关。出了潼关,就是近年来在历史文化方面总和陕西撞车的河南。这一次又撞车了。
河南没有柴窑研究所,但有河南柴窑研究会。他们认为柴窑就在郑州,声称郑州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新密县牛店镇(又名瓷都镇)月台村的五代宋代柴窑遗址。并说,月台村主要村民柴姓人,为后周皇帝柴荣的五弟柴贵之后,已传36世。此村自唐代开始设窑,五代宋初设官窑使其达到鼎盛,其他时期为民窑。月台村柴窑遗址已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郑州正在建设现代瓷都。河南省柴窑研究会计划2010年在北京举办柴窑展。昨日,记者收到了他们计划在世界五大洲举办中国柴窑文化巡回展的合作协议电子邮件。
河南省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河南文物考古学会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景顺告诉记者,他调查柴窑、收集标本已经19年了,他在大唐西市全国民办博物馆博览会上看了西安出土的标本,和他收集的柴窑资料不一样。他认为柴窑还是在河南,因为有史料明确记载:“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
网友“拜陶教第一教徒”称,河南才是找到柴窑窑址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这也是禚振西首次提出柴窑在耀州观点遭质疑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载柴窑窑址,最早者为曹昭明代洪武版本的《格古要论》,但一般人只看到王佐增补的《新增格古要论》。原著中只有“柴窑出北地”。王佐改成了“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禚振西寻找十多年,终于弄清原著内容。禚振西认为,《格古要论》是一部研究和鉴定各种古代文物的重要著作。此处的“北地”应该是一个范围不大比较具体的地址。包括并大于“河南”的“北地”,在历史上根本没有。有的只是“北方”、“北国”、“江北”等名称。
陕西不仅要和河南争,还有人说,柴窑是河南汝窑、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浙江越窑。
马未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是用排除法说理。五代时汝、官、哥、钧、定等好多宋瓷还没有,晚唐的五代好的瓷器只有3种,一个是龙窑、一个是越窑,一个就是耀州窑。产青瓷的窑南北方各一个,南方就是越窑,北方就是耀州窑。
|
|